調節閥行業必須要走的三大關鍵之路
瀏覽次數:1891發布日期:2013-04-15
一是調節閥網絡化技術的發展
其中有兩個趨勢:一方面,調節閥網絡系統已經不再是自成體系的封閉系統,而是迅速向開放式系統發展,各*調節閥除外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調節閥網絡系統,完成設備控制任務之外,還可以與上位計算機管理系統聯網,實現信息交流,成為整個信息管理系統的一部分;另一方面,現場總線技術得到廣泛的采用,調節閥與其他安裝在現場的智能化設備,比如智能儀表、傳感器、智能型電磁閥、智能型驅動執行機構等,通過一根傳輸介質(比如雙絞線、同軸電纜、光纜)鏈接起來,并按照同一通信規約互相傳輸信息,由此構成一個現場工業控制網絡,這種網絡與單純的調節閥遠程網絡相比,配置更靈活,擴展更方便,造價更低,性能價格比更好,也更具開放意義。
二是調節閥向高性能小型化方向發展
調節閥的功能正越來越豐富,而體積則越來越小。比如三菱的FX-IS系列調節閥,zui小的機種,體積僅為60×90×75mm,相當于一個繼電器,但卻具有高速計數、斜坡、交替輸出及16位四則運算等能力,還具有可調電位器時間設定功能。調節閥已不再是早期那種只能進行開關量邏輯運算的產品了,而是具有越來越強的模擬量處理能力,以及其他過去只有在計算機上才能具有的處理能力,如浮點數運算、PID調節、溫度控制、定位、步進驅動、報表統計等。從這種意義上說,調節閥系統與DCS(集散控制系統)的差別越來越小了,用調節閥同樣可以構成一個過程控制系統。
三是調節閥操作向簡易化方向發展
目前調節閥推廣的難度之一就是復雜的編程使得用戶望而卻步,而且不同廠商調節閥所有編程的語言也不盡相同,用戶往往需要掌握更多種編程語言,難度較大。PID控制、網絡通信、高速計數器、位置控制、數據記錄、配方和文本顯示器等編程和應用也是調節閥程序設計中的難點,用普通的方法對它們編程時,需要熟悉有關的特殊存儲器的意義,在編程時對它們賦值,運行時通過訪問它們來實現對應的功能。這些程序往往還與中斷有關,編程的過程既繁瑣又容易出錯,阻礙了調節閥的進一步推廣應用。調節閥的發展必然朝著操作簡化對復雜任務的編程,在這一點上西門子就充當了*,西門子S7-200的編程軟件設計了大量的編程向導,只需要在對話框中輸入一些參數,就可以自動生成包括中斷程序在內的用戶程序,大大方便了用戶的使用。